中美貿易摩擦系列報告之二(基礎化工行業)
來源:中財網 作者: 時間:2018-05-10 11:34:56
中美貿易存在摩擦,化工行業或將成為反制領域之一
美國重商主義下與中國之間貿易摩擦頻起,中美貿易逆差由經濟結構和產業分工決定,化工行業里中國憑借產業鏈配套和成本優勢在基礎化工品領域擁有較強競爭優勢;而美國在精細化、功能化和特種化方面有較高壁壘,雙方產業互補性較強。美國從中國進口化工品金額在貿易逆差中占比較小,不會成為美國挑起爭端的重點領域,但不排除部分對美出口在美國進口量中占比較高的品種成為戰火波及對象。在中國以往的反傾銷案例中,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化工品占據調查對象的大部分,且化工品種所占比例遠高于全球水平,爭端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內需要扶持的弱勢品種和產業鏈的弱勢環節,中國在化工行業貿易問題上掌握更多主動權,在后續貿易摩擦中部分化工子行業/品種或成為中國反制措施的一部分。
關注對美進出口貿易金額較高和存在反傾銷可能的化工品種
化工品里中國對美出口金額靠前的品種是乘用車或貨車輪胎、草甘膦、草銨膦等農藥原藥、吡蟲啉、啶蟲脒、航煤等成品油、聚合MDI、麥草畏、尿素、維生素、二氧化硅、鈦白粉、TDI、PPS、聚硅氧烷等。國際慣例中反傾銷判斷依據是單一國的傾銷量在表觀消費量或總進口量中的占比,這些品種里中國出口在美國進口量中占比超過50%的有維生素B1、30 英寸以上的輪胎、D-泛酸、維生素原粉、聚合MDI、草甘膦、草銨膦等農藥原藥和維生素C 原粉。雖然輪胎行業經過雙反已進化出較強適應性,農藥原藥行業其他國家尚不具備產能轉移承接的能力,但仍需關注以上行業受到貿易摩擦沖擊的潛在風險。中國進口較多的化工品主要是上游油氣資源、乙烯衍生物和技術含量較高的新材料領域,是對國內產業鏈條的補充,較難成為反制對象,但需關注部分國內弱勢品種和產業鏈的弱勢環節(如PA66 和PC 的雙酚A、苯酚),這些品種的反傾銷初始調查和復審有可能將加速落地。
關注有可能受益于貿易摩擦以及海外產能和消費占比較重的化工品種
我們認為全球貿易爭端存在波及化工行業的可能,建議關注或將受益于貿易摩擦的品種:MIBK、PVDC、苯乙烯、共聚甲醛、尼龍6、己內酰胺、MMA、環氧氯丙烷、鄰苯二酚、氯丁橡膠等;基于對貿易摩擦引起的出口受阻導致需求端邊際下滑的擔心,我們建議關注全球定價、海外產能和消費占比較高、需求端出口占比較小的化工品種:尼龍66、PC、丙烯酸、CPL 和己二酸等。
風險提示:(1)全球貿易摩擦失控導致海外經濟持續復蘇不及預期,需求下滑;(2)國內化工行業對外出口因貿易摩擦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