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廢水:資源化利用在路上
來源: 作者: 時間:2016-07-29 10:12:04
2015年,我國共有4個煤化工項目止步于環評。從這些項目被“否”的公示材料來看,對廢水 零排放及零排放結晶鹽作為危廢 處理的論證不足,是這些煤化工:_ 項目環評報告沒有得到環保部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廢水零排放 結晶鹽”是指高濃鹽水蒸發結晶 出的雜鹽,在煤化工、鹽化.工:二氯 堿化工、煤化X、濕法冶煉、制藥. 等行業,經常會遇到同時含多種 鹽的混合鹽廢水,也因此存在高 鹽廢水的處理問題。
高寬廢水一方面難于處理,一方面又含有大量有用成分,如何將其變廢為寶?
老方法問題多
高鹽廢水中比較常見的混合鹽種類有酸鈉和氯化鈉、氯化鈉和氯化鉀、硫酸鉀和硫酸鎂、硫酸鉀和氯化鉀等,尤其是現代煤化工廢水,其中主要鹽分為氯化鈉、硫酸鈉和硝酸鈉。
“目前分鹽的工藝食要有混鹽結膜分離法和鹽硝聯產法 三種。不管是哪種工藝均有混鹽存在,混鹽的處理費用比較高。”河北中恒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夫恩介紹。
據記者了解,混鹽結晶法主要是通過直接蒸發結晶得到氯化鈉、硫酸鈉和硝酸鈉的混鹽,簡單但混鹽利用度不高。
膜分離法主要通過膜分離技術-將硫酸鈉從廢水中分離,然后再進行硫酸鈉的冷凍結晶得芒硝 (十水硫酸鈉),含有大量氯化鈉及少量硫酸鈉的母液則返回氯化 鈉廢水中進行蒸發除鹽,與此同 時將芒硝熔融后蒸發得到純度較高的無水硫酸鈉,高濃度的氯化鈉廢水再進行蒸發結晶,得到含氯化鈉純度較高的氯化鈉混鹽。這種工藝適用于氯化鈉及硫酸鈉含i.均較高的工況,在氯堿工業應用最為廣泛,國內浙江嘉化、泰山鹽化、魯西化工等眾多氯堿企業均采甩該工藝。
鹽硝聯產法主要是通過高溫蒸發得到硫酸鈉、低溫蒸發得到氯化鈉。該工藝早期由瑞士研發成功并在上世紀80年代引進國內,在鹽化工領域得到了廣泛推廣,國內山西南風集團等最早在國內應用,此工藝技術成熟但也會產出不少的混鹽,且處理費用比較高。
新技術打開新出路
1月6日,由麥王環境技術 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輕國際公司合作,國內第一個工業廢水進行硝酸鹽和其它多種鹽分離的零排放項目在山西陽煤化工新材料園區正式開工。該項目為_ 60m3/h己內酷胺與煤氣化污水 中水回用濃鹽水濃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可以將濃鹽水進一步濃縮至TDS 98000mg/L,濃縮后的鹽水被送至蒸發及分鹽結晶系統進行硝酸鹽、硫酸鹽及氯化鈉分鹽處理,分鹽后可以實現鹽的資源化利用。
陽煤化工新材料公司總經理韓喜民表示,零排放結晶鹽處置的難題,一直困擾、制約、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園區工業廢水零排放產生的固態鹽資源化利用是環保政策的需要,也是一個現代化企業清潔生產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麥王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勇濤表示,高鹽廢水資源化目前主要是通過蒸發結晶工藝實現鹽的分離提取,系統蒸發 出來的水回用生產,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濃縮的混鹽既可以熱法分離即通過設定溫度,控制蒸發量和整個溶液的濃度分離出單質鹽,也可以通過納濾膜預分離再結晶的方式分離出單質鹽, 采用哪一種技術應視濃鹽水中的具體情況而定;分離出的鹽既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出售,也可以作為自身工藝生產需要回用,如果要提高鹽的利用價值,還可以進行精制處理或復合處理,從而實現結晶鹽的資源化,減少固廢形成。
“零排放”是必然趨勢
“零液排放及資源化處理是高鹽廢水治理的必然趨勢。”韓勇濤說,“目前國內零排放技術的發展,已經由單純的蒸發結晶技術發展到設計組合工藝包模式。該工藝包是一個綜合的整體的解決方案,從整體上解決濃鹽水有機污染物、無機污 染物的降解,低成本濃縮,降解 最終微量母液的有害成分等問題。”
一些業內專家也紛紛表示,鹽的精制和資源化利用是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延伸,在節能減排環保政策的驅動下,未來危廢處置行業釋放出的需求不可估量。目前,不少環保科技公司都在進行分鹽技術的小試、中試,也不乏成功的應用案例。分鹽后,根據地域不同,成品鹽的銷售和經濟性又會產生新的課題。雖然面對的挑戰非常多,但是如何讓危廢資源化,將會成為每個企業致力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