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氣一步法制低碳烯烴作為優勢明顯的非石油路線替代技術,至今仍未工業化的一個關鍵問題即催化劑的選擇性較差。本文介紹了近十年來關于該催化劑的研究進展,分析了活性組分、助劑、載體及制備工藝分別對催化劑結構與性能的影響,認為Fe系與Co系是最有應用前景的催化劑,堿金屬、堿土金屬、過渡金屬、稀土金屬及非金屬在調變催化劑酸堿性與電性上各自表現出不同的正作用,抑制了低碳烯烴的二次加氫副反應。分子篩等載體的表面性質與孔道結構可控,方便低碳烯烴從催化劑中擴散移除。浸漬、沉淀、溶膠-凝膠、熔融、水熱、微波、超臨界、真空干燥等工藝的改進或結合更有利于活性組分的分散和超細顆粒的形成。指出催化劑配合適宜的工藝及反應器才能發揮最大效能,才有可能突破F-T合成中低碳烯烴收率低的ASF規律的限制,實現合成氣一步法制低碳烯烴的產業化推廣。